近25年,我国下调印花税共计六次,分别发生在1998年6月12日、1999年6月1日、2001年11月16日、2005年1月13日、2008年4月24日、 2008年9月19日。其中调整力度较大的为,2008年4月24日将印花税税率从3‰调整至1‰,2008年9月19日双向征收调整为单向。者 的交易成本主要分为交易所规费和印花税,降低交易成本,有利于提升者的交易欲望,增加资本市场资金流通。
回顾六次下调,均可以带动短期交易情绪的上升,活跃资本市场。六次印花税下调后,短期来看,上证指数均有明显的回升,例如降低 印花税T+0时刻上证指数均有明显回升,T+7时刻6次有5次回升明显,其中2008年9月19日T+7时刻较为明显;中期来看,下调印花税刺激 效果同样显著,T+30时刻6次有5次上证指数处于上升状态;长期来看,1999年6月1日与2008年9月19日T+90时刻上证指数涨幅较为明显。
复盘1998-2001年经济周期,可印证印花税前后政策节奏:经济周期低谷时下调印花税可降低交易成本,有利于股市的活跃。
危机叠加自然灾害影响,1998年维稳市场下调印花税:受1997年亚洲危机影响,东亚经济萎缩,叠加1998年7月国内罕 见的洪涝灾害影响,我国经济增速出现明显下滑,陷入通缩格局。为应对危机,我国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在投融资方面,除了将证 券交易印花税率从5‰下调至4‰,同时陆续推出了如增加银行间债券市场流动性、加强证券市场体制监管的配套政策。下调印花税 后首个交易日,沪指收涨2.65%。结合当年股价走势,可以看出降低印花税及配套政策在短期内起到了稳定市场的作用,减缓了股 价大幅下降趋势。
挽救低迷B股市场,1999年针对性下调B股印花税:自1991年建立B股市场起,B股市场一直处于低迷状态。即便在A股市场几次牛熊 起伏面前,B股依然基本跟跌不跟涨。在A股出现“519”行情的前提之下,为了活跃B股市场,1999年6月1日,国家将B股交易印花税 税率由4‰下降为3‰,上证B指一个月内从38点拉升至62.5点,涨幅高达50%多。短期内起到了一定的提振作用。
需求侧,复盘1998-2001科技周期,呈现核心产业突围之势: 1999年8月20日国务院作出《关于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 化的决定》。23日至26日,中央、国务院召开全国技术创新大会。在会上讲话,强调必须把以科技创新为先导促进生产力 发展的质的飞跃,摆在经济建设的首要地位。此外,国家于1998年成立科技教育领导小组,其主要目的是为加强对科技、教育工作的 宏观指导和对科技重大事项的协调,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推进科技、教育体制改革。
供给侧,计算机产业逐步实现“从零到一”,核心技术“生根发芽”:我们判断1998年到2001年是科技产业的萌芽阶段,相关核心产 业实现“从零到一”,例如1993年3月中科院软件研制中心(又名北京凯思集团)推出“女娲计划”资料其中的嵌入式操作系统Hopen可 广泛用于机顶盒、袖珍电脑、掌上电脑、PDA、DVD、Internet接入设备等。1999年11月2日中软总公司发布了第一个64位国产操作 系统COSIX64产品。
复盘1998年-2001年涨幅情况:此时计算机公司多为终端销售与集成为主,计算机产业正以核心科技突围,产业“从无到有”的姿态 突破,其中1999年互联网时代来临,呈现爆发之姿态,全球互联网用户数量大幅增长,PC销量大幅提升,1999年度,亚洲PC机销量 比上一年增加35%,达到1410万台。同时我们判断配合活跃资本市场、维持系统的稳定的政策,神州数码、同方股份等公司实现 产业突围,因此在1999年6月1日(T+30)与1999年6月1日(T+90)时间点表现亮眼。
时间角度,软件发展政策关键时期,振兴软件开云APP 开云官网入口为国家方针。2004至2005年为《振兴软件产业行动纲要(2002-2005年》的关键的收官 阶段。为落实该纲要,分别在2004年4月22日和2005年2月2日,颁布《关于进一步提高我国软件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实施意见》和 (《鼓励软件产业和芯片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18号) 。其目的主要是加强软件企业技术创新,加快软件技术产业化的脚步, 建设软件产业基地,实现我国自主的软件产业体系。
需求角度,政府以及各行业对于信息化的需求增加:电子政务与电子商务加快步伐走入大众视野。政府端来看,产生了建立网上公共服 务平台等新需求。2005年4月13日,《软件政府采购实施办法》颁布,旨在加强软件政府采购管理,将一批本国软件产品和软件服务列 为首要采购目标。行业端来看,、医药、化工等企业将开展网络营销、采购、供应链管理等业务。信息化的引入将使企业大大提升 经济效益。我们认为,软件作为政府与行业信息化中重要的一环,发展势在必行。
回顾2008年政策周期,政策加码力挽狂澜:受全球风暴影响,上证指数自2007年10月进入调整阶段,稳定资本市场与降低印花税政策 于2008年4月陆续出台,9月19日政府出台多个相关政策,上证指数于2008年11月出开始回升。
印花税政策配合政策组合拳,不断稳定市场:短期来看,2008年先后两次调整印花税后隔日沪指都出现了9%以上的涨幅,政策在短期 内会大幅活跃资本市场,长期来看,印花税政策同时配合政策“组合拳”其中包括扩大内需、下调基准利率存款准备金政策等,配套实施不 断稳定市场,上证指数于2008年9月19日T+90时间点涨幅明显。
需求角度,国家高度以空前程度关注、支持互联网健康发展:2007年,国家发改委、国务院信息化办联合发布我国首部《电子商务发展“十 一五”规划》,《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电子商务发展若干意见》的重大举措,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信息化“十一五”规划》的重要组 成部分。 同年阿里巴巴港股上市,我们判断互联网与电子商务已经从“接入为王”、“内容为王”转变成“应用为王”的阶段,相关产业进 入快速发展期。
供给角度,我国IT产业空前繁荣:我们判断以B2B、B2C等全新商业模式兴开云APP 开云官网入口起,电子商务快速崛起,相关信息化公司繁荣发展,生态与产品 加速发展,以IT为代表的产业逐步兴起,同时企业IT、网络安全、政务IT、电力IT、人工智能等相关高科技企业快速引领市场。
复盘2008年经济周期,印证印花税前后政策节奏:回顾上一次调整印花税前后的相关经济政策我们发现,2023年的经济刺激政策与 2008年经济刺激政策节奏相似,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市场政策持续加码。 救市政策,“牛市”出现:2008年在“次贷危机”影响下全球市场遭受冲击,回顾当年相关政策,中央先从降低印花税征收,印 花税改为单边征收以及市场政策或财政政策提升短期内的资本市场活跃度,从而走出一波持续性的“慢牛”行情。 “政策底”筑底,看好后市行情持续性:展望未来,我们判断在印花税减半政策落地后,短期有望一定程度地提升资本市场活跃度,同 时配合相关财政政策与市场政策,从而不断推动经济运行持续好转。
ChatGPT开启人工智能新纪元:是OpenAI于2022年11月推出的聊天机器人,只需向ChatGPT提出需求,即可实现文章创作、代码创作、 回答问题等功能。底层为Transformer算法,逐步取代传统循环神经网络,ChatGPT开启大模型储备竞赛:大模型的是人工智能发展的 必然趋势,大模型即“大算力+强算法”结合的产物。大模型通常是在大规模无标注数据上进行训练,学习出一种特征和规则。基于大 模型进行应用开发时,将大模型进行微调,就可以完成多个应用场景的任务。
以美国科技巨头为首,持续加大对AI:Meta持续加大AI, Meta三季度营收指引高于预期,今年费用指引上调20亿美元,今 年资本支出指引下调30亿美元,对非AI服务器节约成本,称继续AI和元宇宙将导致明年费用增加,元宇宙业务明年亏损将大增; 谷歌将持续加大对生成式AI的探索,其中包括Duet AI、DeepMind、搜索业务、Gemini(多模态)等算法,且继续加大AI领域,涉及 数据中心和服务器,公司将持续扩大资本开支,其中包括TPKaiyun App下载 全站U、GPU、及数据中心扩容方面;微软破局之道,AI呼之欲出: 根据微软公开 电话会议,微软宣布为满足人工智能信号,整个财年中每个季度的资本支出都将连续增长,资本支出年增长率约为50%,将达到450亿至 500亿美元。
英伟达第二业绩财报持续超预期:8月23日,英伟达发布了截至7月31日的2024财年第二季财报。二季度,英伟达营收达135.1亿美元, 同比增长101%,环比增长88%;净利润为61.88亿美元,同比增长843%,环比增长203%;通用会计准则下摊薄每股收益为2.48美元, 同比增长854%,环比增长202%。其中,数据中心业开云APP 开云官网入口务收入占总收入的比例从去年同期的35%上升到了76%,成为其最大的收入来源, 达103.2亿美元,同比增长171%,创历史新高,显著超预期。具体来看,总营收超预期20%左右,数据中心业务超过分析师预期30% 左右。
以英伟达为首的算力芯片依旧是供不应求,算力芯片依旧为大模型时代的稀缺要素: 5月14日,据集微网消息,英伟达A100价格从去年 12月开始上涨,截至今年4月上半月,其5个月价格累计涨幅达到37.5%;同期A800价格累计涨幅达20.0%。7月13日,据财联社消息,英 伟达A800的售价已较一周前上涨约30%,单卡现货已达到近13万元一颗。同时今年6月开始,H800正式大规模推广,目前一颗H800的单卡 GPU价格已高达20余万元,远高于涨价后的A800。
数据要素是数字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数据要素快速融入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和社会服务管理等各个环节,深刻改变着生产方式、 生活方式和社会治理方式。加快构建数据资源体系,能为数字中国建设注入强劲的创新动能,对促进数字政府建设、助推数字经济发展、 加快数字社会建设步伐发挥至关重要作用。 数据要素市场规模不断扩大,2025年预计达到1749亿元。根据国家工信安全发展研究中心数据,2021年我国数据要素行业市场规模 为815亿元,预计到2025年将达到1749亿元左右,2020-2025年CAGR为26.26%。
《暂行规定》指出自用型数据为无形资产,持有、用于出售的数据为存货。根据《暂行规定》中适用准则部分,企业使用的数据资源符 合《企业会计准则第 6 号 ——无形资产》,应当确认为无形资产;企业日常活动中持有、最终目的用于出售的数据资源,符合《企业 会计准则第 1 号——存货》(财会〔2006〕,确认为存货。
工信部鼓励部属单位开展数据确权授权的标准制定等方面工作,看好后续数据确权授权制度的加速制定落地。根据工信部官网8月8日 发布的建议提案复文公开,工信部将在分类打造行业示范标杆、建设国家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中心体系、建立企业数据确权授权机制三方 面加强数字经济发展建设:1、分类打造行业示范标杆;2、建设互联网大数据中心体系;3、建立企业数据确权授权机制。
数据确权是数据要素市场发展的前提与基础,对我国数据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数据权属界定不明确、数据侵权及隐私泄露风险易造 成场内交易狭小、大公司数据垄断、政企对接困难、个人信息隐私保护难等问题:其中包括数据侵权、数据Kaiyun App下载 全站垄断、政企对接困难、个人 信息隐私保护困难等。
信创需求逐渐回暖,招标启动带来业绩释放。信创需求高增,2023年7月13日,中信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发布《通用基础设施集成商 入围采购项目》招标公告,招标金额共计65亿元,其中ARM芯片服务器预计采购金额为34.01亿元,C86芯片服务器预计采购金额为 10.20亿元,此外还包括数据中心级别交换路由、防火墙设备等重要基础设施。通过梳理近期信创行业招标结果,我们判断,国产信创 产品落地领域越来越广,生态适配总数进一步飞升,改善国产生态持续加速。同时,下游客户一般按年度制定预算计划,下半年有望进 入信创订单释放期。
运营商信创需求同样火爆:根据C114讯消息,中国电信AI算力服务器(2023-2024年)集中采购项已批准,公告显示,本项分为4个 标包,分别为训练型风冷服务器(I系列)、训练型液冷服务器(I系列)、训练型风冷服务器(G系列)、训练型液冷服务器(G系列)。 预估采购规模为4175台,I系列配套InfiniBand交换机1182台。其中G系列为国产服务器,从占比来看,国产G系列占比大约为50%。 我们判断,信创国产服务器占运营商招标比重正逐年增加,此外,我们判断中国电信AI服务器招标有望成为运营商行业信创落地的前奏 信号,相关运营商信创招标有望落地加速。
(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我们的任何建议。如需使用相关信息,请参阅报告原文。)